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传统汽修行业萎缩,新能源车维修人才跟不上,该如何重构汽修行业生态?

时间:2025-05-25 10:35:00    0次浏览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国汽车保有量庞大,汽车后市场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汽车4S店,第三方维修企业甚至“作坊式”的维修店铺曾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重塑了汽车市场,也开始冲击传统的汽车后市场,行业重新洗牌成为可能。中国之声一线调研关注传统汽修行业萎缩,新能源车维修人才跟不上,该如何重构汽修行业生态?

江苏泰州一家汽修厂的老板章先生发现,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但进店维修的几乎为零。同时,这两年汽修厂的业务起码少了一半,生意不太好做。

章先生表示:“新能源质保有非常苛刻的要求,保养和售后维修必须去4S店,否则就违反终身质保的条件了。这类车子我们修不到,也保养不到。我们和几家汽贸店合作,他们有新车的玻璃膜、隐形车衣会推到我们店里来。”

某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车间

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明确规定,车辆只有在4S店进行维修保养,才能享受电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三电”的质保服务。车企“终身质保”的承诺也在削弱第三方维修市场的空间。

对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售后保养比传统燃油车的周期更长、费用更低,他们更愿意在品牌4S店进行。

某维修厂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提醒

广东的一位汽修厂老板告诉记者,传统的燃油车现在也面临保养率低、进场率低、公里数低等现实状况,传统汽修行业萎缩是必然趋势,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门槛高,想转型并不容易。“新车一般都是8年的保修,外面一般的厂是没有资格修电瓶的,工艺不过关,很容易就爆炸了。不能以现在的设备去维修。如果现在重新投入,投多少能产出多少,业务能增加多少,这也不是成正比的。而且新能源车维修周期很长,怎么去过渡衔接空档。现在维修的数据,还有软件都是厂家API才能做的,也不会把那些东西开源出来分享给你。”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师熊文超说,传统汽修店转型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技术难度大。“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我们也发现从传统汽车发展到新能源汽车,从混合动力汽车到纯电动汽车,再到如今智能网联汽车,每一步都是层层递进的,每一步都有技术代差。”

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副院长葛红剑看来,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以电池、电控和智能化为核心,需要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目前还有很多技术壁垒尚待打破。

购置新设备、引进新技术,还得要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资质,投入大、难度不小。海口一位汽修店老板陈先生还是下定决心转型。“做生意的人想走在前面,新能源有个规范,我们现在都在学习,操作的资格证我已经拿到了。每个店要想活下去,肯定有一个人要去学习,拿到证之后,就会安排你一个专门修新能源的车位。接下来就是考低压电工证,我已经报名了,新能源的车必须得有证才能上岗。只要证件齐全,我就会把这个店重新装修,挂上新能源维修店的牌子。”

海口一家培养新能源汽修师的基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面是汽修厂业务量减少,另一面却是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人员短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矛盾如何解决?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有103万人。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表示,在汽修业超百万的人才缺口中,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缺口占了80%,相当于82.4万人。

某汽车销售集团售后总监李先生坦言,专业的维修人员缺口很大,但传统的汽修工转型并不容易。“做传统燃油车的师傅,不是说对电路就一窍不通,因为燃油车里面一些线路排定和电脑的排查,之前其已经有功底了,主要在于对三电的构造和车的互联,基本上都是空白的。”

某品牌4S店售后负责人白先生也提到,新能源车维修专业性很强,确实面临技术人员短缺、保险服务响应慢等问题。“建店的那一段时间,我们招聘了大部分比如主流的新势力品牌修三到四年的技师,而且工资待遇都是很高的,但是我们现在不管是在哪个地方,对于修电车这方面的人才确实有点少。”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资格证

熊文超解释,新能源汽车维修相较于传统汽车维修更复杂,对人员培训和设备的要求差别很大。“传统汽车主要以机械零部件所构成的,而新能源汽车以三电系统所构成的,导致他们的维修思路以及维修的手段产生巨大的差异。新能源汽车控制单元也多了很多,在维修过程中或者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维修人员要有编程以及调试能力,这是传统汽车维修人员所不具备的。培训一个懂得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师傅,周期比较长,对专业知识以及学历都有要求,所以差距巨大。”

某汽车销售公司技术总监卢章山在汽车维修行业工作超过10年,前不久,他已经成功从燃油车维修师转型为新能源汽修技术总监。他遇到的情况是,维修人员的薪资水平提高不少,但店里的新能源汽修人员经常不够用。

“分为小工、中工和大工。学徒转过来都是小工,一般的拆装操作五千左右,中工是六到七千,大工的话九千过万的都有。目前我们店是有15个机电技师,每年都从学校招一些毕业生进来实习,经过培养培训,然后逐渐上手。”卢章山介绍。

新能源汽修师作为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关键一环,正在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职业。在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看来,重构汽修行业生态,提升现有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是关键一环。

“整个行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几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率接近30%,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越多,汽修的需求就越大。现在学校培养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一般是4年。填补这个缺口即通过转型来实现,就是把传统的修燃油车技工重新进行培训,让他获得修理新能源汽车的知识和技能。”张翔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八松读书网 琼ICP备202201799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