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社区文创“小载体”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
时间:2025-08-30 09:03:00
0次浏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红 通讯员 罗瑞敏
近日,义马市常村路街道常安社区推出的“丝路古驿·非遗之美”主题文创产品在居民中引发热烈反响。一款融合了常村煤矿地标性建筑的社区logo和本地非遗元素的创意挂饰,不仅成为居民争相收藏的“社区爆款”,更成为社区“文化+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

“这个文创设计得太棒了,既体现出义马作为丝路古驿的深厚底蕴,又融入了我们独特的非遗元素,真是越看越喜欢。”常安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冯元博拿到挂饰后连连赞叹。一旁的同学贾睿祎也兴奋地展示挂饰上的细节:“快看,这是咱们常安社区的标志,还有常村煤矿的地标,我一定要把它挂在包上带到大学,让同学都看看咱义马的非遗和家乡文化。”
在常村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常安社区深入挖掘民间艺术资源,打造非遗剪纸+治理模式。社区邀请到义马市非遗剪纸传承人李红波担任研学坊核心指导,将传统剪纸技艺与现代社区文化相融合,打造出兼具文化内涵和生活美学的系列文创产品。同时依托“非遗传承人+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者”三方联动机制,让剪纸艺术突破单一文化展示属性,成为化解邻里矛盾、汇聚治理智慧的“情感纽带”,为基层治理注入可持续的文化新动能。

为让非遗更好赋能治理,常安社区以剪纸艺术为纽带,创新构建“三维共治”治理体系。在传承维度上,依托研学坊开设阶梯式公益课堂,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特色课程,已累计培养青少年学员100余人次;在活动维度上,精心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20余场,通过“迎端午剪祥瑞”“庆七一剪红船”等特色活动,使剪纸艺术成为联结居民情感的纽带;在创作维度上,邀请老党员讲述社区历史,创作出“党建红船”“清廉家风”等富有时代内涵的主题作品,让剪纸研学坊成为银发族发挥余热、青少年美育培养、新老居民互动交流的“暖心驿站”。
社区还创新实施“非遗文化品牌引领”战略,依托研学坊开发《党建文化》《清廉文化》《工矿文化》《牡丹花卉》等20余种主题剪纸作品,其中《十二生肖》入选河南美术出版社《吉祥剪纸》系列,《西游记》主题剪纸更是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获评“最受欢迎非遗作品”。非遗传承人李红波还带领团队走进义马市春晚、樱桃节、丰收大集等10余场大型活动,同时推动“党建+非遗”融合,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创作主题剪纸,让剪纸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治理合力的载体。
如今,常安社区正通过“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社”的社区治理新路径,将非遗剪纸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居民在剪纸中看见文化、触摸传统、传递价值,社区治理也因此更具情感温度与文化深度,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社区善治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