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宝

“社会马上要闭卷考了,到底该怎么学?”
“想要申请国际高中,不同课程是不是决定了只能去不同的国家?”
用心的家长,大多是行动派,尤其是进入初中,升学的“攻坚战”就已经打响。走传统升学路径的家庭,关心首届社会学科闭卷考和重高招生人数的变化;考虑国际升学的家庭,想着提前规划转轨,将国际教育纳入备选。
刚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潮新闻·钱江晚报第五届国际教育嘉年华启动。活动现场堪称火爆,摆好的座位早早坐满了人,连过道里也挤满了家长——

本次活动邀请了刚被杭二中、学军中学录取的高分学霸,来分享中考经验和学习方法,也有资深社会老师,来谈谈社会学科如何高效提分。对于有国际升学需求的家庭来说,40+所学校强大阵容,能一站式解答各种问题。
“太火爆了,我真是来对了,确实该提前规划起来。”有家长说,现场其他家长的用心,也感染到了自己,“帮我理清了很多问题,回去再跟孩子好好商量一下。”
不同课程对应不同的升学国家?
“国际学校天团”带家长走出留学误区
从2023年至今,潮新闻·钱江晚报国际教育嘉年华已连续举办五届,每一次反响都很火爆。
今天上午8点多,就有家长带着孩子赶到现场,还有几位初中男生结伴而来。大家一个个展位拿资料、咨询,慢慢对国际升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面对国内重高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关注国际教育。不过,国际赛道是一道多选题,信息鱼龙混杂,家长了解得不全面,会存在信息差,心中难免迷茫。
教育展现场,有“沪杭顶尖国际学校天团”40+所学校强大阵容:
杭州众多名校悉数到场,包括杭外剑高、杭十四中等七所杭州公办高中国际部,和橄榄树、维翰等杭州头部民办国际高中或者高中国际部;还有上海多家知名国际高中,包括被称为“G5名校摇篮”的领科、“英美方向全面开花”的WLSA、“牛剑收割机”光华剑桥等。
这些学校都在今年的美本早申和牛剑预录取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家长们不用东奔西走,现场就可以面对面咨询。

对于国际升学,家长存在一些理解误区,疑问也不少:杭州哪些国际高中的美国方向课程口碑好?重高国际部的中国香港高校录取率怎么样?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考什么内容?初三开始准备来得及吗?
现场很多家长还问到了国际高中不同的课程设置,花样这么多,该选哪一种?“像AP、A-Level、DSE,是不是选择了不同的课程,就是决定要去哪个国家?”
“其实不同课程不局限申请的方向,但传递的理念不一样,适合不同的孩子。”北外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常务副校长吴泽栋给家长提供了思路,“比如AP,可能适合有想法、文理均衡的孩子;A-Level适合英语水平较高或者有点偏科的孩子;DSE是唯一中文授课的,可以给长期在体制内学习,英语没那么强的孩子有一个适应过程。”
本次嘉年华也邀请了深耕教育领域多年、解答过无数届家长疑问的知名国际学校校长及教育专家——他们熟悉中考政策走向,了解国际教育最新动态,能带来最权威的观点和最准确的信息。
面对这么多专家,有家长的问题很直接:“孩子明明单词背得挺好,为什么雅思提分那么难?”
上海外国语附属高中融合部的老师解答,这可能不仅是词汇积累问题,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尤其英文是形式逻辑的语言,学习不仅要过语言关,更要学会用英文逻辑思考。
很多家长对公办学校的国际部感兴趣,也知道要提前规划,有的带着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来现场请教。
当天,各个知名国际高中校长轮流进行权威与趋势解读的宣讲与座谈会,从学校介绍,到国际高中的选择,如何择校备考,进一步帮助家长了解国际学校升学现状和教育内核。

“不同年龄阶段,建议是不一样的。比如小学生,学业压力不重的前提下,可以培养学习英语兴趣为主,多做拓展和练习;在初中阶段的家长,除了更多精力在英语学习上,还要准备中考。”现场的专家们也提醒,国际升学路线,是为孩子提供多元的选择和空间,“需要家庭统一规划,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是不能复制的。”
活动现场,为想要与名校深入沟通孩子具体情况和建议的家长,也安排了难得的“校长见面会”,方便家长提出更多更深入更个性化的升学问题。
冲着学霸分享经验而来
现场收获很多实用技巧
上午9点半,中考高分学霸分享会开始,家长们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挤在过道上,拿出手机认真拍摄记录。
“儿子今年新初三,发挥好的话,是能冲‘前八所’的,所以初三这一年很关键,学习除了用功,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有家长直言,自己就是冲着学霸分享来的,这场活动时间安排得很好,刚开学任务不重,儿子刚好有时间一起来听一听。
对于走传统升学路径的家长来说,中考的一丝风吹草动都非常关注。尤其今年中考,杭城重高分数线水涨船高,高分段学生挤破头,因为一分之差错失心仪重高的例子更让家长焦虑。

中考该如何提高得分率?考试只是结果,靠的是日常的学习和积累。现场4位被杭二中、学军中学录取的学霸,来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
华同学说,自己并非天生学霸,成绩曾经一直徘徊在年级中游;但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慢慢摸索出实用的学习方法,实现逆袭。
在她看来,初中的学习旅程是一段从依赖到自主的破局之路。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到及时“自结”、借力他人、笃实坚持和分科施策。比如数学的学习,要整理错题本;英语注重背单词,阅读理解中带着问题去阅读;而回归课本是科学查漏补缺的关键。
在初中时,华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也拿到了很多奖项和荣誉,她也鼓励到场的学弟学妹,把生活过成彩色的,成绩才不会只剩黑白。
蒋同学提到,初中确实会遇到一些“坎”,强项拖后腿、弱项卡脖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升学选择等等。
这些困境该怎么解决?她从不同学科和角度给出了建议。比如语文,关键是灵活、审题、归纳,需要对文本深度理解,培养跨文本勾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在于平时积累,形成自己定向的思考过程;英语客观题部分仔细、完整阅读,主观题部分关注上下文提示,作文平时积累语料素材、合理把握输出难度、注重书写。
顾同学中考数学、科学满分,他针对“是否该超前学习”“如何正确看待难题”“如何收集错题”等话题,为大家提供学习思路。
许同学不仅成绩好,还是班里的体育委员、篮球队队长,他分享的重点是充实、高效的初中学习生活经验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
面对首届社会闭卷考
解答的问题都是初中生们的痛点
相比之下,2026年的中考变数很多,先不说中考人数有所增加,光社会学科首届闭卷考,就牵动着家长们的神经。
“我们家儿子今年初二,记记背背特别不擅长,他学得痛苦,分数也不见有提高。”有家长说,自己关注这两年中考变化,发现社会学科很拉分,马上又要改成闭卷考了,实在是心中没底,看到活动邀请了资深社会老师来现场,特地来取经,“从开卷到闭卷,学习方法肯定要改变,提前了解才来得及调整。”
杭州启正中学社会老师王慧琴,来现场做学科学习方法的分享。

王老师的几个问题,一下子就戳中了初中生和家长的痛点:“社会很难,孩子不肯背、学不懂;社会平时该怎么练?练习时要写这么多字,性价比很低,如何才能更高效?”
王老师提到,社会的学习要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思维、提升核心素养,她还现场为家长和孩子们梳理了社会学科的一些知识体系,满满都是干货。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个概念化的过程,看到一个知识点,就要联想到一整串的内容。比如地理区域思维强调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等区域,并分析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关心,社会闭卷考,哪些是该背的?王老师贴心地给大家整理好了一些关键“必背知识”,课件一张张地呈现展示。
很多家长一边听,一边不停拿着手机拍摄;还有家长直接拿手机录起了视频,到了饭点仍不舍得离去。
记者 朱丽珍
编辑:朱张津
监制: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