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任春铭36年坚持献爱特殊群体
时间:2025-07-15 14:45:00
0次浏览

芝罘区综治中心任春铭调解工作室负责人、芝罘区人大代表任春铭,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已有36年,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芝罘区已有四万余人加入慈善公益志愿服务队伍。他先后被授予山东好人、烟台市道德模范、芝罘区红色光源等许多荣誉。比起身上的荣誉,任春铭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任春铭坚信,用微光映照心灵,世界就会充满爱。
近日,任春铭登门看望了白石街道新海阳社区87岁的困难居民魏某夫妇。魏某退休后突患疾病,现在是卧床八年多的“植物人”。魏某为治病卖掉了房子,三个女儿均不在身边,全靠同龄老伴侍候,而其老伴也多病在身,力不从心,两位老人租房居住,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任春铭通过社区走访调研,发现了这老两口的遭遇,便默默记在心中,时刻关注老两口的生活状况,尽己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7月2日上午,任春铭冒雨前往烟台老涞福老年公寓,为这老两口协调解决半付费公益入住事宜。
为了帮助解决社会上因为不同原因致困致贫市民的生产生活所需,今年4月份,任春铭为白石街道新海阳社区引进了省市区级道德模范作为社区资源,组建起“幸福到家服务团”,成为社区公益事业合伙人,开展“道德模范认领服务”,魏某夫妇就是被服务团里的道德模范、任春铭的爱人刘文英认领的困难居民。在任春铭的召集下,目前已有7位驻芝罘区的省市区级道德模范融入白石街道新海阳社区。社区依托任春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号召力,并借助道德模范认领服务机制,让特殊困难居民亲身体验到幸福到家的氛围和温暖。
伸出援手不是怜悯,而是为困顿的人生点亮星光。家住白石街道新海阳社区56岁的市民孟某,没有妻室,没有子女,没有职业,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社保和医保,因为突发脑溢血做了开颅手术后,请求任春铭帮忙解决治病和生活困难。面对困难群众的抱病求助,任春铭挺身而出,带头捐款,并发动身边的志愿者第一时间给孟某募集到1000元现金。紧接着,他又来到芝罘区慈善总会,给孟某申请到5000元临时救济款。
6000块钱虽救不了大病特困,但能使困顿的人生看到希望。为了让孟某能够获得长效救济,任春铭和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一起,整理材料,提出申请,特事特办,一周之内就给孟某成功申请了城市低保,让孟某每月能够享受到1069元的低保救济金,从源头上解决了他今后的生活所需。
解人之难,帮人所需,救援特困,关爱“一老一小”,是任春铭长期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的71岁孤寡老人曲某,也是任春铭在白石街道新海阳社区发现并帮扶的典型公益范例。曲某长期在外流浪,伴有暴力倾向,危及到市民的人身安全,任春铭不怕承担责任,主动担当起曲永春的全权监护人,先后把他送到烟台肺科医院和烟台爱达心理康复医院接受治疗,至今已有4年多了。芝罘区幸福街道幸福河社区28岁的小翟,14岁丧父,22岁丧母,无依无靠,不幸患上乳腺癌并转移至淋巴,在治疗癌症过程中又确诊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欠下许多外债,无奈停止治疗。任春铭得知后伸出援手,带头捐款,带领志愿者捐款9000元。任春铭的善行义举经市融媒体中心报道后,烟台市慈善总会公布了捐款账户,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救援之列。“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小翟已经转入康复阶段。
36年来,任春铭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实践中,进百家门,解百家难,全力关爱“一老一小”,以共产党员和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了很多人。面对记者采访,任春铭表示:“36年前见义勇为、救人一命,奠定了我守住道德人生的基石;心里时刻想着群众的冷暖,就是共产党员和道德模范应当做的事。我坚信日日行不怕千里路,常常做不怕千头事,要让自己活成一道光,照耀更多人,让世界充满爱。”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摄影报道
责编: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