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谱 | 滕久寿:血洒淞沪,誓与炮台共存亡

时间:2025-07-02 16:47:00    0次浏览

2000年,在上海虹桥路1518号附近发现了一块墓碑,碑上刻有“滕公久寿,贵州都江县人,任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民国二十一年一月,日寇侵沪,忠勇御侮,屡挫敌锋,于二月四日一役阵亡,捐躯卫国,日月争光,同人等特为卜葬于斯,以彰义烈。”这份珍贵的文物,见证了淞沪抗战烽火连天的鏖战,记录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军队向上海闸北阵地发起了全线攻击,并集中火力轰击扬子江的第一门户吴淞要塞。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和上海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

当时吴淞要塞的司令临阵辞职,对日军没作任何反抗。在紧急时刻,滕久寿奉命督战。他登上炮台,率领全体炮兵配合友军奋勇还击,屡次击败日军的凶猛进攻。在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后的第7天,虽然伤亡惨重,吴淞要塞却依然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

2月4日上午10时左右,日军用军舰13艘、飞机20架向要塞炮台轮番轰击。滕久寿巍然坚守岗位,指挥炮兵奋力还击。战斗中弹片击中左膀,鲜血染红衣服,随身护兵请参谋长暂时退避,滕久寿坚决地说:“我辈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话未说完,左腋又中敌弹,炸去了右手。接着,弹片又穿透胸腹,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时年33岁。战火中,士兵将其遗体用棉絮包裹好后,就地掩埋。同年3月中旬,遗体安葬在上海永安公墓。

滕久寿是中日对决之中战死沙场的第一位中国将军。19路军军长蔡廷锴濡墨挥毫,写下“血洒淞沪”条幅,以慰英灵。宋庆龄也发表演说,赞扬19路军和滕久寿将军奋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1984年6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原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滕久寿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滕久寿正式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2014年9月1日,滕久寿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作者:张静生

文字编辑:杨智嘉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八松读书网 琼ICP备2022017991号-11